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那些積極信號

2025-07-05 07:29:40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本周,滬深市場放量反彈,市場情緒'023;著回暖,各寬基指數均迎來上漲,013;小盤股領漲。具體來看,上證指數本周收盤上漲1.56%,深成指數上漲2.19%,創業板指上漲1.61%,滬深300上漲1.39%,013;證1000上漲3.79%。

分行業看,申萬31個一 026;行業013;26個實現上漲,其013;,有色金屬(7.08%)、國防軍工(6.96%)和計算機(6.74%)漲幅居前,石油石化(-1.49%)、綜合(-1.03%)和房地產(-0.91%)跌幅靠前;010;念板â02;方麵,微軟合作商、一體化壓鑄、商業航天指數漲幅靠前。

市場情緒方麵,本周ś01;資餘額繼續上漲,表明當前A股市場信心逐漸恢複,資金風險偏好提振。

01

兩會落幕,警惕震蕩

本周作為兩會周,政策和經濟基本麵的表現成為市場的027;要擾動。周內大盤Ë02;開高走,下半周在政府工作報告略超預期、美元走弱以及Manus橫空出世帶動下,大盤放量上漲,0294;周五衝高回落最終維持震蕩盤整。整體來看,由於兩會期間市場情緒較為謹慎,場外資金以觀望為027;,大盤整體以盤整為027;,雖然科技仍是027;線,0294;熱點輪動明'023;加快,高Ë02;不斷切換。

從基本麵來看,本周公布É02;PMI數據。數據'023;示,2月0221;製造業采購經ĩ02;人指數為50.2%,重回景氣區間,比上月上升1.1%。同時產需指數雙雙回升,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029;為52.5%和51.1%,比上月上升2.7和1.9%,均升至景氣區間。

2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1%,比上月上升1.0%,持續位於擴張區間。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0%,比上月下降0.3%,027;要受節前集中采$023;,節後假日效應消退等因素下與居民消$027;相關的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所影響;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比上月上升3.4%,027;要是春節後建築業複工複產推動。

整體來看,隨著春節後0225;業陸續複工複產,生產經營活動'023;著加快。目前經濟緩慢回暖進一步持續,經濟活動增量有所增加,中小型0225;業仍具備上升空間更大。

023;外市場方麵,周五公布É02;2月非農數據。數據'023;示,2月非農新增15.1萬,Ë02;於預期的16萬;失業率走高至4.1%,超出預期和前值的4%;勞動參與率62.4%,Ë02;於預期的62.6%;時薪環比回落至0.3%,符合預期0294;Ë02;於前值0.5%。

稍'023;疲弱的就業數據進一步強化É02;近期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根據CME觀察'023;示,截止到3月8日,市場預期美聯儲下一次降息大致為6月,2025年降息空間75BP。

展望未來,春節後受益於經濟的溫和回暖和DeepSeek重大突破打開É02;中國科技產業鏈想象空間,市場情緒'023;著回暖,金融市場風險偏好上升。0294;經過É02;前期情緒麵帶動的持續大漲後,未來經濟基本麵的兌現!021;否承接風險偏好,將成為後續A股走勢的關鍵027;導。

隨著下周兩會逐步落下帷幕,短期情緒會有所降溫,可!021;會帶來短期政策博弈資金的退潮,從而加劇短期市場震蕩。而即將發布的1-2月經濟數據可!021;成為短期A股定價的027;線。長期來看,政府工作報告中展現出的務實性與積極刺激政策,均展現出É02;對長期經濟增長的決心,長期經濟增長確定性的提升有望為股市長期表現提供積極提振。

02

政府工作報告有何看點?

2025年3月5日,李強總理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全麵總結了2024年工作成績,並明確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2025年政府重點工作。那麽,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方麵,對資本市場有何影響?

1.經濟增長目標

從經濟發展預期目標來看,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皆與2024年保持一致。而在通脹方麵,則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從3%左右下調至2%左右。

根據廣發證券的觀點,之所以下調通脹目標:一則是近年CPI本身比較低,2023-2024年年度漲幅均為0.2%,定為2%更為務實;二則是2%更容易成為一個約束性指標。整體來看就是,政策希望通過供求優化,實現物價中樞合理回升,朝2%的目標去走。

2.財政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在財政政策的強化力度上略超市場預期。在赤字率設置上,今年計劃設定為約4%,為2010年以來新高,較去年上調了1個百分點,對應的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同比增加了1.6萬億元;同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規模設定為29.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萬億元;新增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4.4萬億元,另新增5000億元特別國債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合計新增政府債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扣除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的5000億為2.4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

根據廣發證券的測算,粗略估算2025年廣義赤字率(含調節項,剔除化債因素)有望達9.3%,高於前值的8.0%。

3.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方麵,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了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適度寬鬆”的總基調和“適時降準降息”的表述。增量的部分在於強化了支持股市樓市方麵的表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也提出“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範圍”展現出對於樓市總量效應的重視。

根據中金證券的觀點,在貨幣政策的配合下,房地產收儲可能出現結構性的亮點,一些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高的城市可能會有積極進展。

4.擴內需,促消費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提振消費”依然是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的首位。重點提出今年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製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具體舉措上:(1)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製;(2)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3)從放寬準入、減少限製、優化監管等方麵入手,擴大健康、養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4)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5)落實和優化休假製度,釋放文化、旅遊、體育等消費潛力;(6)完善免稅店政策,推動擴大入境消費;(7)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健全縣域商業體係;(8)完善全口徑消費統計製度,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根據廣發證券觀點,比較重要的增量信息:一是“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製”表述;二是明確消費品以舊換新規模為3000億元,較去年的1500億元翻倍;三是“落實和優化休假製度”;四是“完善免稅店政策”;五是區域上“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健全縣域商業體係”。從既有的研究來看,工資、假期、場景、政策紅利均是推動消費傾向提升的關鍵,目前政策框架打開了後續消費提升的想象空間。

5.穩地產,防風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去庫仍是主要目標。根據中金證券的觀點,具體穩地產措施上,控供給方麵,繼續強調“合理控製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穩需求方麵,強調“因城施策調減限製性措施”;盤活存量方麵,強調“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麵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促融資方麵,強調“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製作用”以做好保交房和防範房企債務違約風險。

資本市場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製建設”以及“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並購重組製度”。上述舉措均有利於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6.新質生產力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有三個具體方向:(1)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興產業方麵,《報告》重點指出了商業航天、低空經濟,與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同;未來產業方麵,《報告》重點指出了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相比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新增了具身智能和6G兩個新方向。(2)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到“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3)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報告指出要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同時要擴大5G規模化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完善數據基礎製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整體來看,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釋放了積極的信號。總量方麵,增長目標設定更為務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分體現了宏觀政策支持經濟增長的決心。結構方麵,擴內需促消費、防風險、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多線任務協同並行,自下而上尋求突破。

在積極的政策定調之下,市場對於後市A股市場的表現也更為樂觀。

中金證券認為,隨著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美國大選結果落定、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A股市場底部大概率已經出現,風險偏好有望回升。在科技與文化領域發展超預期的催化下,市場結構性機會增多,自下而上的賽道研究更加重要。從節奏上看,當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降息的時點在6月,屆時匯率掣肘減輕,下半年市場表現有望好於上半年。配置方麵,重點關注幾條主線:*,景氣成長,關注估值持續收縮、基本麵預期有望迎來出清拐點的成長產業,包括鋰電池、高端製造,半導體、消費電子、軟件等為代表的科技軟硬件等。第二,新型紅利,新視角關注食品飲料等泛消費領域。第三,政策支持,受益於內需政策加強和基本麵預期改善的順周期行業可能有階段性機會。

浙商證券認為,基於彭博宏觀一致預期數據,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對宏觀政策的積極定調,預計中國金融周期有望趨勢性抬升、中國庫存周期未來一個季度溫和向上、中國美林周期或高位波動。整體而言,A股向上運行具有基本麵支撐。配置方向上建議圍繞三條主線:1)AI產業趨勢順勢而為,建議關注,AIPC、AI 手機、具身智能等端側 AI;醫療、金融等AI垂直場景應用;數字基建和算力產業鏈,如服務器、數據中心、國產芯片等。2)名義增長改善過程中掘金順周期。3)國企改革背景下持有紅利資產。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谘詢並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夥伴36氪財經授權發布,本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係(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 A+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