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大渡河發源於,以及大渡河發源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大渡河發源地在何處
- 大渡河的源頭和終點在哪裏
- 大渡河的源頭在哪裏,大渡河的發源地在什麽地方
- 大渡河是哪條河的支流 大渡河發源地是哪裏
- 大渡河發源地
- 大渡河在哪裏?
Q1:大渡河發源地在何處
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玉樹境內的巴顏喀拉山南麓,全長1155千米。經過四川阿壩、甘孜、雅安、涼山、樂山。在樂山縣流入岷江,流域麵積82700平方千米。
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水係最大的一級支流,於甘洛縣黑馬鄉北部進入涼山,又由烏斯大橋出境,是甘洛縣與雅安漢源縣的界河,州內長35公裏,水麵寬130米。州內流域麵積4526平方公裏。
大渡河流域形狀呈長條形,州內主要支流有尼日河入匯。此外州內屬大渡河水係的還有源於冕寧冶勒鄉的南椏河。
擴展資料
在傳統意義上,大渡河一般被認定為岷江的最大一條支流。然而,從自然地理的角度而言,大渡河無論從長度、水量和流域麵積上看,均超過了作為幹流的岷江。
岷江之所以曆來被視為整個水係的主流,甚至曆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還以其為長江的源頭,當是從人文曆史的角度而言的。據古史記載,岷江上遊為華夏文明和古蜀文明的重要源頭,相傳始祖黃帝之孫顓頊和以治水聞名的大禹便是從岷江上遊興起,並入主中原大地的。
而古蜀王國的開國之君蠶叢、柏灌和重鳧,也是從岷江上遊順流而下,開創了以三量堆和金沙為代表的輝煌的古蜀文明。故從正筆史學家的眼光看來,大渡河流域在上古時代當為蠻荒之地,與曆史悠遠、人文薈萃的岷江流盤相比,自然落於下風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渡河
Q2:大渡河的源頭和終點在哪裏
大渡河的源頭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終點在樂山市城南岷江。大渡河曆史上是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
大渡河,古稱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瀘水、瀘河、陽、陽山江、羊山江、中鎮河、魚通河、金川、銅河。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曆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從河源學上應為岷江正源。
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經阿壩縣於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後稱大金川,向南流經金川縣、丹巴縣,於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後始稱大渡河,再經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漢源縣、峨邊縣,於樂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長1062公裏,流域麵積7.77萬平方公裏,大渡河支流較多,流域麵積在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28條,10000平方公裏的2條,河網密度0.39。
Q3:大渡河的源頭在哪裏,大渡河的發源地在什麽地方
1.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
2.源頭有三:東源梭磨河出自鷓鴣山西北。
3.西源綽斯甲河和正源足木足河均源自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東南麓。
4.三源匯於可爾因稱大金川,南流至丹巴接納小金川後稱大渡河,於樂山注入岷江。
5.全長852公裏,流域麵積7萬平方公裏。
6.主要支流有青衣江、小金川、越西河等。
7.該河以瀘定和銅街子為界劃分為上、中、下遊三段。
8.上遊段可爾因以北,蜿蜒於海拔3600米的丘狀高原上,河穀寬淺,支流眾多。
9.可爾因以南穿行大雪山和邛崍山之間,河穀深切,穀坡陡峻,水流湍急。
10.中遊段穿行大雪山、小相嶺、夾金山、二郎山、大相嶺之間,山高穀深,嶺穀高差達1000到2000米,支流較多。
11.下遊段過大涼山、峨眉山入四川盆地。
Q4:大渡河是哪條河的支流 大渡河發源地是哪裏
1、渡河是中國岷江最大支流。大渡河古稱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瀘水、瀘河、陽、陽山江、 羊山江、中鎮河、魚通河、金川、銅河。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
2、大渡河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為麻爾柯河、阿柯河,在久治縣)經阿壩縣於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後稱大金川,向南流經金川縣、丹巴縣,於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後始稱大渡河,再經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漢源縣、峨邊縣,於樂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長1062公裏(一說1050公裏 ),流域麵積7. 77萬平方公裏,大渡河支流較多,流域麵積在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28條,10000平方公裏的2條,河網密度0. 39。
Q5:大渡河發源地
青海省果洛山南麓久治縣尕尕烏喀。青海省果洛山南麓久治縣尕尕烏喀。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為麻爾柯河、阿柯河,在久治縣經阿壩縣於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後稱大金川,向南流經金川縣、丹巴縣,於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後始稱大渡河,再經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漢源縣、峨邊縣,於樂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長1062公裏,流域麵積7.77萬平方公裏,大渡河支流較多,流域麵積在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28條,10000平方公裏的2條,河網密度0.39。
大渡河,古稱沫水,位於中國四川省中西部,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巴顏喀拉山南麓,長1155公裏。
主源大金川發源於青海、四川邊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縣與小金川匯合後稱大渡河,高山峽穀型河流,地勢險峻,水流洶湧,自古有“大渡天險”之說,是中國重要的水電基地。
在四川省境內,繼又右納則曲,以下稱麻爾柯河(又作麻柯、馬爾曲、麻爾曲、麻兒曲);又東流右納莫柯;即入阿壩縣境,過耿達至伊俄,右納格浪河、左納莫朗河、果朗溝;再東過柯河鄉,左納阿嘎木朵河,右納亞朗河;至達格娘,左納尼柯;過錯昆後轉南至奪溝,右納目傑柯;又南至色爾古,左納大支流阿柯,以下即稱足木足河(又作腳木足河)。南行又轉東南,為阿壩與馬爾康二縣界河,左納奪壤拉雜溝;至射江轉南入馬爾康縣境,至日部鄉,右納木郎溝。轉東南過康山(達維),右納木爾甲河,協果溝,左納熱水塘溝、科拉基溝;再右納瑪爾達布溝、阿拉林溝;又過三大坪轉東南行,左納茶堡河;南過腳木足鄉,此處有足木足水文站控製流域麵積19896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238立方米/秒(30年),水位變幅5.9m。
Q6:大渡河在哪裏?
大渡河以瀘定以上為上遊;瀘定至樂山市銅街子為中遊;銅街子以下為下遊。
大渡河傳統上,認為大渡河在大金川以上有三源:梭磨河、綽斯甲河(上源為青海的杜柯河、多柯河)、足木足河,現代一般水文水利資料以足木足河為正源。
第一、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巴顏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別流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涼山彝族自治州、樂山市,長1062公裏。
第二、主源大金川發源於青海、四川邊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縣與小金川匯合後稱大渡河,至樂山市入岷江,長909公裏,流域麵積82,700平方公裏,其中在金口河段的金口大峽穀最為著名,被譽為“世界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園”。
第三、發源於青海省,天然落差4177米,年徑流量48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3373萬千瓦,可開發容量約2460萬千瓦,大渡河幹流目前規劃建設22座梯級發電站,總裝機容量2340萬千瓦時,總發電量1019億千瓦時,大渡河是我國重要的水電基地。
第四、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古稱“沫水”。源頭有三:東源梭磨河出自鷓鴣山西北;西源綽斯甲河(多柯河)與正源足木足河〔麻爾柯河、阿柯河)均源自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東南麓。
三源匯於可爾因稱大金川,南流至丹巴接納小金川後稱大渡河,於樂山注入岷江,全長852公裏,流域麵積7.7萬平方公裏,主要支流有青衣江、小金川、越西河等。
第五、大渡河徑流補給上遊以融雪水、地下水為主,中下遊以降水為主。徑流集中6—10月,占全年70%,尤以川西山地,是中國著名暴雨中心,水量大,汛期長,洪水暴漲。幹流下遊建有龔嘴電站。峨邊以下可通航。
大渡河流域也是四川重要林區和石棉、雲母的最大產地,森林蓄積量約占四川19%。大渡河也是四川木材水運的主要河道,承擔了四川木材水運總量的一半以上。
以上內容參考⠧槙——大渡河
關於大渡河發源於和大渡河發源地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大渡河發源於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