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是伺服電機的核心材料。隨著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持續火熱,稀土磁材市場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包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權介紹,今年1月,公司產量同比增長50%,月產量達到近1600噸,2月每天的產量保持在55噸以上,企業訂單飽滿。中鎢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月以來,多數稀土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上海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近期,煙台、包頭、贛州等地的多個稀土項目紛紛加快建設進度。多家磁材上市公司紛紛啟動在機器人產業鏈的布局,向磁組件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預計,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釹鐵硼需求有望增至2.36萬噸,對應的2023至2035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83.8%。
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3月1日,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東星磁材項目開建。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從事高性能低重稀土磁材生產及釹鐵硼廢料綠色循環再利用,產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機、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等領域,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稀土磁材行業最大的獨立單體工廠。
2月15日,包頭市華星稀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產8000噸稀土金屬項目投產。華星稀土總經理魯強表示,項目投產將為華星稀土提升產能規模、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樣位於包頭的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正在抓緊建設。“目前,整個廠區的設備已到位,生產線基本調試完畢,部分生產線年前已開始運行投產,爭取3月初生產線全部投產。”(包頭)永磁電機有限公司基建項目負責人樓建鋒介紹。
在江西贛州,總投資20億元的虔東稀土金屬智造產業園項目建設正熱火朝天進行中。“目前項目整體建設進度已完成50%,我們計劃今年12月完成整體施工並投入使用。”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管理經理劉斌介紹。
近期公告,擬向控股子公司增資2億元,以實施年產1.5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製造項目。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開發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稀(永州)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5000t/a稀土分離加工項目在1月整體竣工驗收,轉入正式生產運營。金力永磁在2025年建成4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產能基礎上,擬投資10.5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綠色智造項目”。
稀土磁材公司紛紛布局
業內普遍預計,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
多家企業已宣布2025年內啟動批量交付。宇樹科技G1已於2024年底實現量產,如今正進入產能爬坡階段;特斯拉提出2025年生產1萬台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量產目標;Figure AI提出四年內量產10萬台的目標;挪威1X Technologies亦將2025年作為量產起點。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高性能釹鐵硼磁材重要需求增長點之一,公司正積極配合世界知名客戶的人形機器人用磁組件的研發,並且陸續有小批量的交付。”金力永磁在最新披露的機構調研紀要中表示。
“AI大模型的賦能,將促進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消費電子、低空經濟等相關產業的提升,也將擴大對稀土永磁產品的需求。”表示,公司電機和減速器產品目前有少量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公司將持續關注和緊跟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趨勢,做好人才、技術和產品儲備。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生產的高性能磁材產品已經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機、工業機器人電機、3C電子等高科技領域,並且與行業領先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
則表示,公司產品可高度匹配人形機器人用空心杯電機和無框力矩電機等核心部件,已與多家下遊客戶開展聯合研發、供樣等工作,目前進展順利。
“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為稀土應用提供了新的空間,我們對稀土發展充滿信心。”中國稀土在最新披露的機構調研紀要中表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