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是本能,救人也是本能。
7.20鄭州特大暴雨事件以來,平時嬉笑怒罵的互聯網信息流瞬間被緊張急迫的災難信息占滿。十多天的時間裏,我們看到了很多很多生離死別的無常、劫後餘生的慶幸和義無反顧的奔赴救援。
媒體的災難敘事更倚重宏大的問題,而鮮少納入普通人的義舉。當然有一個客觀原因是事情發生得太快了,救人隻在分秒必爭,人們都來不及詢問英雄們的姓名。他們無名無姓地在洪水中隱退,有的是臨時上陣的鏟車司機,有的是拉人一把的外賣小哥。這些並不宏大的舉動說不上是驚天動地的事跡,卻也實實在在是光輝的人性書寫篇章,不應該被遺忘。
載具
ⷠ挖掘機
洪水往往以猛獸的姿態撲麵而來,幾乎不給你反應的機會。如果不幸被擊中,不僅難以自救,而且手無寸鐵的旁人也難以出手相救。20日鄭州某路口,一個女孩被困在洶湧的急流中央,眼看著就要被洪水吞走。
在這個最絕望的時刻,一位挖掘機師傅親自上陣,冒著生命危險將數噸重的挖掘機開到坍塌邊緣,向女孩伸出了救命的鏟鬥。幾米長的操作臂,穩穩當當地把女孩從深淵帶回人間。
ⷠ鏟車
70名碩士博士生返回鄭州途中,被暴雨引發的山洪圍困。正在一公司門衛處避難的男子二話不說直接破窗而入停在工廠裏的一輛鏟車,拆電線打火強行啟動鏟車,衝進洪水裏。往返數次才救出全部被困人員。事後他默默地離開了。
後來有媒體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位“鏟車司機”,原來他叫劉鬆峰。他心裏沒有什麽逞英雄的概念,隻是說:“必須得救,那可是咱眼前的人命,不能眼睜睜看著就那麽沒了!”
ⷥ 줺䨻
鄭州暴雨夜,受困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口立交橋上的公交車亮起燈光,在停電的漆黑夜晚像是一座格外矚目的燈塔。有不少無處可去的人循光而來,的哥為他們送來了食物和水,他們今晚將會在這裏落腳。
盡管外麵風雨飄搖,形勢未定,但這輛停運的公交車自成一處明亮的烏托邦。
圖 | 一片漆黑的立交橋上 載滿乘客的公交車的燈光十分溫暖 圖源新華社
ⷨᝩ舟
鄭州汜水鎮的張先生沒有想到,平日裏和朋友們用來在黃河裏遊玩的衝鋒舟,在7月20日會成為無數人的希望。
被圍困在樹叢、屋頂等地方的人,也沒想到會有一艘船出現在自家鎮子的街上。當天,張先生和朋友使用衝鋒舟搭救了20多人,這艘用來遊山玩水的衝鋒舟成了村民的諾亞方舟。
ⷦ馉艇
7月20日,鄭州暴雨下了一天,躺在床上的山東東營小夥劉慶波難以入睡。深夜,他叫醒了自己的幾個兄弟,帶上救災物資和他的摩托艇、皮筏艇連夜前往鄭州救災。
這是他第一次物理意義上把摩托艇開上城市街道,也希望是最後一次。雖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幫上忙,但是在這個特殊時刻,他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麽。“鄭州,我來了!”
鏈式反應
ⷥ䖨导1)
在過膝深的積水中,一個外賣小哥的車熄火了。水流又重又急,他自己推不動車。兩個陌生的路人見狀,一前一後把這個無助的騎士拉出來,蹚出深水區後雙方相視一笑。“謝謝你拉我一把。”
ⷥ䖨导2)
7月21日淩晨,外賣小哥位仲輝接到了一個獨特的跑腿單。下單客戶的七旬父親外出失聯,想讓人幫忙尋找。根據提供的線索,位仲輝與工友冒雨涉水橫穿城市,找到了被困在公交車上的老人,陪伴老人到天亮後將老人安頓好。
位仲輝稱,自己是退伍兵。你可以永遠相信最可愛的人。
ⷩ(1):鏟車師傅——消防機
消防車被困在嚴重積水的高架下,市民開鏟車將消防車拖出。
網友有感而發:“換我來保護你了”。
圖 | 鏟車正把消防車拖出水坑 圖源新浪網
ⷩ(2):消防——學生
暴雨夜,隴海西路消防站的10名消防員淌水摸黑救出150名幼兒園師生。四小時的救援讓人精疲力盡。橘色的消防員製服,成了剛剛步入學堂的幼兒園小朋友眼中跳動的生命之火,消防員就是他們心中的大英雄。
數天後,鄭州洪水消退,城市另外一端,兩個小朋友對鏡頭說:“我長大了要當消防員”。一顆夢想的種子落地了。
·鏈(3):學生——市民
暴雨天氣讓鄭州東站的多列高鐵停運,大量乘客滯留站內,動彈不得的同時為手機裏的洪澇信息所煎熬。這時,大廳裏剛從上海展演歸來的中學生管樂團演奏起來了,是《我和我的祖國》和《歌唱祖國》。
人們聞聲而動,輕聲和唱。這不算一次救援,但音樂也是有力量的。
ⷩ(4):互助即自救
在泥水湍急的街頭,群眾自發抱團互相攙扶,緊緊抓著對方,一步一步向前走,喊著口號從深水處向安全地帶轉移。
救人即是救己,隻要團結起來,再大的風浪也不怕。
平民英雄
ⷤ🝥𗤿護安全
大量泥水通過樓梯湧向商場露天的負一樓,一位身穿藍色製服的工作人員站在激流之中,指引並幫助被困的人們沿樓梯扶手上到地麵。
而他,則是等到人們都撤離之後,最後一個離開。
ⷥ𐩐號線
地鐵五號線親曆者回憶,救援隊來了,大家都在互相安慰鼓勵。每個人都在喊暈倒的人先走,老人和小孩伴隨著暈倒的人首先被救助出去。男生們又喊女生先走。情侶們鬆開了手,男生們自願留在原地,有人和消防員一起泡在水裏工作,有人負責接應被困者。
圖 | 鄭州地鐵五號線沙口路站 群眾留下了許多花束 圖源澎湃影像平台
ⷨ𗪥𐦖𝦕六小時
在地鐵五號線被困的試用醫生於逸飛脫困後,選擇留在現場救人。今年他剛碩士畢業,這是他第一次披上鄭州人民醫院的白大褂。
從傍晚六點到淩晨十二點,他跪在地上連續救人六小時,膝蓋跪爛,雙手因長時間做心肺複蘇用力過度抬不起來。22日,醫院決定跳過試用期正式錄用於逸飛。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響的跳躍
一位女子在洪流之中緊緊抓著路人丟過來的繩子,但冰冷的泥水讓她逐漸脫力。她的手指一根根鬆開,絕望的情緒在心中滋生。終於,不見盡頭的泥水把她衝走。這時,身處下遊幾米外路邊的李響縱身一躍,把人從湍急的泥水中拉了出來。
那天,像李響一樣縱身躍進洪水中救人的場景在鄭州不斷重演。
ⷧ秉𒀀
鄭州幹部任冀軍、翟向在深夜乘鏟車前往安置區查看防汛情況。任冀軍留下的最後一條語音,還是在讓同事抓緊時間找編織袋和防汛物資。而任冀軍身邊的翟向則隻給家裏留下了一句:“不回了,不回了,出來搶險了。”
隨後,道路塌方,二人落水不幸遇難。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為了更多人的活著而犧牲。
ⷤ𘭥少年
暴雨夜,一群孩子出現在路邊,他們擔心路過車輛在深水區受困,冒雨提醒司機繞行,並幫助司機將故障車輛推出積水處。小小的年紀,小小的力氣,卻有濃濃的善意。
ⷨ짉馜靈
7月21日,救援告一段落,消防員發現泥水池中有一條狗在掙紮,隨即下水施救。救出來的狗一直跟在消防員身邊,伸出前爪不願消防員離開。
狗狗也知道,是麵前這個人給了它第二次生命。
ⷶ元旅店
大雨當天,不少人難以回家,甚至房子已經被衝垮。幾乎全鄭州的酒店都開始大幅度降價,更有一家青旅標價僅6元,為人們提供遮風擋雨的屋簷。
圖 | 降價的旅店
這些旅館們提供的不隻是一張床,更是一種像家一樣安穩的感覺,更是一種人性的溫暖和對未來的希望。
ⷥ見麵了,村支書
繼去年疫情期間河南村支書硬核安全教育視頻走紅網絡之後,今年河南又出現了另一位網紅村支書。在村子大喇叭裏,受災較輕的扁擔王村的村支書喊話,號召村民支鍋和麵炕油饃,援助受災嚴重的地區。
7月25日,來自扁擔王村村民親手炕的4000多張油饃大餅和其餘物資裝車出發。當零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的時候,就可以產生排山倒海的力量,戰勝一切困難。
ⷩ𘩁總裁式河南大姨
外地貨運司機李先生被堵困在鄭州市區十多個小時,兩位當地大姨敲他的車窗,李先生還以為是來賣東西做生意,結果發現這兩個河南大姨是給被困的司機免費發放方便麵和水,而且硬塞了兩袋。
“一袋(方便麵)不中!必須兩袋!”回想起大姨的霸總式發言,李先生想要再見兩位大姨一麵,當時著急沒有好好感謝大姨,他想重新感謝一番。在河南暴雨時,人們更能體會,所有未曾知曉和謀麵的陌生人,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同胞。
這是發生在2021年鄭州暴雨期間的21個故事,
關於生命、關於力量、關於犧牲、關於希望......
在鄭州出現的平民英雄遠不止21個
人們互相幫助,給他人帶來一線曙光
千萬道曙光聚集在一起,便是黎明
圖|7月21日,鄭州,挖掘車轉移被困東四環主路上的市民
— END —
撰文 | 張大東
*圖源網絡
评论
谷歌留痕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谷歌留痕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