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961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春是二十四節氣發端,是溫度回升的標誌性時間。在冬至時節,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其後向北移動,北方地區白晝長,夜晚短,太陽輻射時間變長。待到立春,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回暖,但由於北方冷氣團影響,低溫會持續相當長時間,預計要到三月左右。簡單來說,即使立春,除南部區域,大部分地區都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查看日曆能知道,今年立春2月3日,農曆臘月二十二。立春在年前,因此民間把2021年稱無春年,黑年,又或寡婦年。在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寡婦年是古人的主觀想象,不具有科學價值,要辯證對待。除此外,人們常說的還有:立春要躲春,躲春是針對某類人群在某類年份的習俗,不適用所有群體。
什麽是躲春?通俗說法是人們口中常說的犯太歲,指的是某類生肖的人在立春時節要避免爭吵,減小生活瑣事的影響。按照我國傳統曆法看,辛醜牛年要躲春的牛和馬、龍、羊、狗。躲春具體做法一方麵是不能長期臥床,避免冬季寒氣無法排出體外;另一方麵就是不能生氣,和身邊人不能有矛盾衝突。不同地區躲春的習俗會有不同,具體結合當地風俗習慣。
結合具體時間來看,2021年立春是22時57分,立春時間在晚上,大多數人基本都是睡眠狀態。因此,不用擔心和身邊人會產生衝突,躲春在立春後兩個小時左右開展。
既然都說了躲春,躲春真有意義嗎?答案是否定的。立春躲春原因有兩個:一是立春是冬春交界,氣候不穩定性強,會有降雨或降溫等天氣,躲的實際是不穩定天氣對人身體負麵作用;二是立春到,空氣中的濕度減小,幹燥空氣會導致人情緒不穩定,容易和別人產生矛盾。在筆者看,躲春的整個時間周期不止是一兩天,而是整個初春時節,等到氣候穩定,降雨和氣溫正常,人的情緒就能得到有效控製。
躲春隻躲立春,就毫無意義,隻針對某類人,同樣毫無意義。在大氣候背景下,人們的情緒都會發生變化,都應該控製情緒,避免消極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所謂犯太歲,不過是庸人自擾,學會控製情緒,學會解決問題,就能避免出現消極情緒。
立春是重要節氣轉折點,冬春之交。在立春節氣前後有三點事可做:一是調整睡眠時間,留出晨練時間,改善身體素質;二是調整飲食,立春要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三是立春後相當長時間,溫度會相對低,不能脫掉棉衣。不管什麽時候,都要知道,氣候變化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能短時間內恢複溫度,要關注天氣變化,做好衣物調整工作。
立春躲春是古人的習俗,現代社會中要辯證對待,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能全盤相信和接受。你對立春躲春這種習俗如何看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