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輩同濟青年,懷報國之心,立青雲之誌。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時代的追夢人。”9月20日晚,同濟大學“青春告白祖國”主題社會實踐報告會在逸夫樓一樓報告廳舉行,全校師生代表莊嚴而又熱烈的喊出屬於同濟的青春誓言。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建平教授發表講話,勉勵同濟學子要積極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生動實踐中,不忘初心,弘揚家國情懷;牢記使命,擔當時代責任;躬行實踐,創造輝煌成就,將遠大理想與紮實奮鬥聯係起來,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
每年暑假都會有數千名同濟學子奔赴祖國各地,懷揣報國初心,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報告會上,來自8支社會實踐團隊的學生代表作為主講人講述實踐故事,圍繞“初心”“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等六個時代主題,以實地考察感受、國情調研實踐、和城鄉發展新貌分享自己親曆的時代變化,以激昂的青春麵貌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不忘初心,紮根基層
來自同濟大學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四川分團的學生講師許君清分享了他的初心故事。為支援貧困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作為團長的他帶領團隊前往四川省宜賓市李莊鎮開展了一年的支教接力活動。他說,“雖麵對著不同年齡、不同家境、不同成長環境的學生,但我們的初心完全一致——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為民族的偉大複興,培養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國家富強,躬行實踐
來自2019年“同行計劃”暑期掛職鍛煉團隊的學生講師陳琪、孫雨潔、於洪軍分享了他們為了國家富強,躬行實踐的寶貴經曆。該團隊集結來自全校29個學院的190位同學,分赴全國各地方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鄉鎮展開為期一月的掛職鍛煉,結合專業背景和崗位需求深入開展調研實踐。他們紮根基層,以同濟精神為祖國富強鋪路架橋,以同濟態度為祖國富強保駕護航,以同濟力量為祖國富強添磚加瓦。
同濟大學學生講師陳琪、孫雨潔、於洪軍宣講
以法為基,與德為鄰
來自同濟大學法學院“重走習近平總書記扶貧路,為扶貧攻堅撐起一把法律保護傘”社會實踐隊的學生講師陳紫東、梁勳、段晨和雷國棟娓娓道來了他們為了人民美好幸福生活努力提供法製保障的故事。從大灣村到革命烈士博物館,從黃集村到金寨縣縣司法局,他們感悟扶貧道路的未來,了解基層法治建設現狀,以專業知識為基層群眾解決法律問題。陳紫東倡議:“我們應當以法為基,與扶貧一路行;與德為鄰,文明中華民同喜;守誠以金,中華人民共奮進;興旺為任,發展如棋局局新;和諧為本,祥和中華相比鄰。”
文明傳承,生生不息
學生講師陸帥男、李思穎,分別來自同濟大學夢想教室學生社團和美麗鄉愁公益團隊。這兩個團隊致力於鄉村教育扶貧與傳統文化傳承,腳步遍及20餘個鄉村,用專業知識助力鄉村發展,留下同濟青年的行動足跡。她們呼籲更多人一起參與,堅定不移地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去,為更多的孩子點亮夢想,為更多的村落留住鄉愁,共同讓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
社會和諧,尊老敬老
同濟拾憶老年人語言認知障礙公益團隊創始人、學生講師劉卓婭分享了她為構建和諧社會,弘揚敬老美德的實踐經驗。她的團隊專注於高齡老人認知健康管理,針對高齡社區老年人群的調研成果,總結谘詢建議,提高公眾認知,消除對認知障礙的歧視,落實政府倡導的“構建認知友好型社區”的理念,為服務“健康中國”戰略與老齡社會建設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她動情的說道:“在這個充滿朝氣、充滿正能量的青春之中國,當我們隨著老齡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當我們老去的那一天,一定能感受最美的夕陽紅。”
依托專業開展認知障礙科普,服務老齡社會
美麗中國,同濟智慧
來自“都市之心”設計團隊的學生講師梅夢月和同濟大學鄉村振興研習社的學生講師顏思敏,共同展示了在鄉村振興和城市建設中傾注同濟智慧的實踐分享。梅夢月和她的團隊在長三角大學生上海地標設計大賽中取得了金獎和最佳規劃獎的佳績。“都市之心”的設計傳承同濟建築精神,把城市空間歸還給所有人,為上海打造新地標的同時也讓世界聽到上海的聲音。同濟大學鄉村研習社作為全國首家鄉村振興學生社團,搭建起跨學科交流與實踐的平台,努力成為“鄉村振興”的“揚聲器”。以顏思敏為代表的一大批同濟人正勤於學習、勇於實踐,讓“我們的鄉村”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同濟大學在高校中首設“鄉村振興研習社”踏百村進行田野調查
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陳大文作為現場教學指導進行點評。他對同濟實踐人真正將“有意義的事情做的有意思”表示讚許。同時,他希望同學們能學會“仰望星空”,將實踐成果、實踐報告優化、推廣,使其走向更高更廣闊的平台。
“青春告白祖國”主題社會實踐報告會是同濟大學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與教育部千萬大學生“青春告白祖國”的號召下舉辦的大型宣講活動。同濟大學引導全體同濟青年學子響應國家號召、懷揣赤誠之心、高揚報國之誌,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樹立青年愛國意識,培養奉獻精神,用專業知識回饋社會。以奮鬥獻禮華誕,用青春告白祖國。
欄目主編:陶健 文字編輯:許光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