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的作者(獄中八條:紅岩英烈的忠誠與鬥爭)

2025-07-04 15:55:23  阅读 564 views 次 评论 54652 条
摘要:

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在風雨如磐的鬥爭歲月中,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解放戰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

重慶是一塊英雄的土地,在風雨如磐的鬥爭歲月中,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解放戰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凝結成‘紅岩精神’。”

紅岩的作者(獄中八條:紅岩英烈的忠誠與鬥爭)

用生命換來的深沉思考

在重慶市檔案館,保存著一份2萬餘字的報告——《重慶黨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這份報告的作者是羅廣斌,他也是小說《紅岩》的作者之一。羅廣斌在1949年11月27日重慶大屠殺中僥幸存活,這份報告是他虎口脫險後,花了一個月時間完成後上交給黨組織的。報告原件共15頁,包括7個部分,分別是案情發展、叛徒群像、獄中情形、脫險人物、獄中意見等。其中,第五、六章缺失,第四章部分缺失。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曾提到的“獄中八條”,就出自這個報告的第七部分。具體內容是:一、防止領導成員腐化;二、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鬥爭的鍛煉;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五、切勿輕視敵人;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八、懲辦叛徒、特務。

獄中八條是被關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館的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深沉思考,這一血淚重托飽含著他們對黨、對新中國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

獄中八條之所以會產生,直接原因是當時中共重慶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共產黨員被捕入獄。導火索主要是《挺進報》事件。

總結慘痛經曆中的教訓

《挺進報》創刊於1947年5月,是由中共南方局四川省委領導、在重慶出版的一份進步刊物,最開始隻在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中秘密傳播。隨著影響力的增強和發行量的增大,該報開始通過特殊渠道向國民黨內部發送,以圖“攻心”。1948年3月,一份《挺進報》出現在了國民黨重慶行轅主任朱紹良的案頭,使得他大發雷霆。朱紹良命令時任國民黨西南長官公署第二處處長兼軍統西南特區區長徐遠舉限期破案,破壞《挺進報》編印機關和發行渠道。

不久,特務們獲得一條重要線索:重慶民生路上的文成書店裏,一位名叫陳柏林的青年店員私藏有《挺進報》。特務們經過偽裝接觸等方式,於1948年4月1日下午將陳柏林和他的上級“老顧”(原名任達哉,1947年加入重慶地下黨組織)抓獲。陳柏林被捕後,麵對酷刑毫不畏懼,沒有吐露半點消息。然而,“老顧”任達哉卻交代了知道的一切,成為《挺進報》事件中的第一個叛徒。根據他的供述,徐遠舉對中共重慶地下黨組織進行了大規模圍剿。中共重慶地下黨組織受到重創,先後有135人被捕。之後,由於叛徒出賣及三次武裝鬥爭的失敗,被關押在白公館、渣滓洞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誌士達300多人。

重慶地下黨組織慘痛經曆中的教訓,成為獄中共產黨員思考最多、最深的問題,也是他們最想向組織反映的問題。於是,一場總結經驗教訓的“大討論”在國民黨的黑牢裏秘密展開。1949年1月,江竹筠在獄中口頭擬了一份討論大綱,這也成為日後獄中八條形成的基礎。此後,經過羅廣斌、劉國鋕、王樸、陳然等的不斷補充,獄中八條逐漸完善、成熟。

1949年11月27日,敵人對關押在白公館、渣滓洞的革命者進行瘋狂屠殺。前後300多名烈士倒在敵人的槍下。羅廣斌和十多名獄友,趁敵人不備,冒死衝出白公館後獲救。12月25日,羅廣斌將烈士用生命凝鑄的《重慶黨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上報給中共重慶市委。

用忠誠捍衛理想信念

獄中八條內容的背後,是共產黨人麵對信仰的無悔抉擇,也是羅廣斌及其獄友總結所經曆的忠誠與背叛之後得出的深刻警示。在當時的重慶,有的人在麵對利益誘惑或者嚴刑拷打之時,失去了人格和尊嚴,背棄了信仰,但是,更多的共產黨員選擇了用忠誠捍衛理想信念。

陳然,原名陳崇德,被捕時擔任《挺進報》特支書記,負責報紙油印工作。在獄中,他幾次昏死在酷刑之下,卻始終認定《挺進報》從編輯、印刷到發行全部是其一人所為,試圖以自我犧牲保全組織和其他同誌。他在獄中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我的“自白”書》:

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麽自白,

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隻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麽?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

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

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

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

陳然的自白,彰顯了共產黨員的氣節,昭示著革命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監獄時,他和獄友們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親手縫製了一麵五星紅旗。然而,1949年10月28日,陳然被敵人槍殺於大坪刑場,犧牲時年僅26歲。

歌樂山上,像陳然這樣的紅岩英烈還有很多。他們恪守著忠誠與信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和平年代,也許不需麵對殘酷的生死抉擇,但靈魂卻時刻麵對著理想是否堅定、信念是否執著的拷問。獄中八條是深刻總結忠誠與背叛故事後的提煉,也是共產黨員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進行自我革命、自我淨化的生動展現。在今天,重溫獄中八條,對於每一名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仍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董曉彤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小寧整理)

往期回顧>>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haoteng.com/4olb6p/4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眾望所歸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