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消息 眾泰汽車“複活”記
本報記者 夏治斌 張家振 上海報道
“即將複產眾泰T300車型,公司對複產後的銷量是否有十足的信心?”7月21日,有關心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T眾泰”,000980.SZ)的投資者如此谘詢道。
三天後的7月24日,*ST眾泰方麵回複稱:“眾泰T300車型為公司計劃複產車型之一,但實際情況需從采購、生產等各方麵綜合考慮,合適條件下公司將陸續推出多款車型。”
時間回撥至7月13日。工信部發布第35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產品型號為ZTA6450SF的新產品出現在公示中,該車型即為眾泰T300車型,仍為燃油車型。
*ST眾泰“複活”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今年6月份,*ST眾泰發布《2022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以下簡稱“《預案》”)稱,2021年12月,公司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影響公司持續經營的核心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公司聚焦核心業務,積極推進複工複產,後續公司將瞄準汽車行業發展新趨勢。
“公司將推進實施‘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自動駕駛’的‘新四化’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進行布局,通過整體協同、四化融合,加快構建麵向未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業務生態體係。”*ST眾泰方麵進一步表示。
對於此番備案的眾泰T300車型,7月27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ST眾泰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眾泰T300車型是公司複工複產計劃中的一部分,並不是說在未來複工複產過程中隻有這一款車型。同時,該車型的上市銷售時間也還沒有最終確定。”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記者:“*ST眾泰申報眾泰T300燃油車型,主要是因為公司想要重新啟動複工複產工作,就必須要盡早恢複供應商網絡。對一家想要振興、複出的車企來說,供應商網絡是極為重要的。”
積極推進複工複產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ST眾泰成立於1998年8月,經營範圍涉及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汽車配件、摩托車配件(不含發動機)等領域。
“公司及下屬整車板塊相關子公司自 2019年農曆春節後逐漸陷入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且日趨嚴重。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汽車行業按下‘暫停鍵’,使得公司經營雪上加霜。”*ST眾泰方麵在此前發布的《重整計劃書》中表示。
*ST眾泰方麵進一步表示:“對公司及其下屬核心子公司實施重整、並借此引進投資者是眾泰汽車及其下屬核心子公司化解當前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是公司資產價值最大化、債權人利益保護最大化、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最大化的最優方案。”
2021年6月9日,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對*ST眾泰的重整申請。同年9月30日,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深商”)被確定為*ST眾泰的重整投資人,上海鈦啟汽車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湖南致博智車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作為後順位備選重整投資人。
根據《重整投資協議》,重整投資款為20億元,江蘇深商先期向指定賬戶打款5.5億元作為履行保證金(前期支付的5000萬元報名保證金自動轉入)。剩餘14.5億元重整投資款根據協議應於2021年10月25日前支付。
“該20億元的足額到賬,將作為*ST眾泰及管理人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提交以江蘇深商為重整投資人的重整計劃草案的前提。”*ST眾泰方麵表示,“在重整投資人確定後,公司及管理人將結合重整工作進展,加快與重整投資人、債權人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協商溝通,快速推進重整各項工作。”
作為重整投資人,江蘇深商受讓*ST眾泰股票的條件包括:維護好一定時期停工停產後的整車生產資質和相關市場準入,協助*ST眾泰恢複整車製造產業;向*ST眾泰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引進高端技術開發團隊,全球範圍內遴選車型;為*ST眾泰導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重點鼓勵的純電新能源汽車生產、產業技術支撐等。
對於上述事項的落實情況,7月27日,*ST眾泰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2021年底完成了重整工作,20億元資金已經全部到位。江蘇深商的股票受讓條件也在履行過程中。”
“因陷入破產危機,公司已停工停產多時,人才流失嚴重,公司管理體係及機製尚未完全恢複至正常有效水平,因此江蘇深商在引入產業資源、技術團隊等方麵尚未作出明確具體的時間安排和方案,現階段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盡快使公司複工複產,恢複持續經營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回複深交所問詢函中,*ST眾泰方麵如是表示。
而對於公司複工複產進展和眾泰T300車型的生產情況,*ST眾泰方麵公開回複稱,公司目前尚未複產。*ST眾泰證券部上述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公司複工複產的時間表還沒有確定。
發力新能源汽車賽道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9.5%和157.5%。
除銷量快速增長外,新能源汽車也獲得了諸多政策支持。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將達到20%左右。
在市場機遇和政策支持等背景下,*ST眾泰也將“複活”的希望寄托在了發力新能源汽車賽道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20日,浙江省發改委副書記、副主任胡奎一行蒞臨眾泰汽車開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工作調研,眾泰汽車董事、總裁連剛,董事、副總裁劉婭等陪同調研。調研組一行參觀了眾泰汽車計劃上市的車型;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公司的工作情況匯報;並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遇到的困難問題,共同商討解決的方法和舉措。
“我們未來的發展目標肯定是新能源汽車,但也不是說不會生產燃油車型。”*ST眾泰證券部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而在《非公開發行預案》中,*ST眾泰擬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其中47.32億元用於“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項目”,4.68億元用於“渠道建設項目投資”,8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對於入局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優勢,*ST眾泰方麵解釋稱,公司是國內較早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並較早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時具備新能源汽車完整的整車設計、試製、試驗和零部件開發能力的具有綜合影響力的車企。
“目前,公司已全麵實現了車聯網、智能大燈、夜視係統、自動泊車、交通信號及標示識別、疲勞駕駛預警、電動四驅、方向盤換擋等科技配置的自主創新和研發,並將陸續得到應用。”*ST眾泰方麵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層麵,公司通過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開發和產業化過程,具備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進核心技術的應用經驗和產業化能力。”
記者注意到,在*ST眾泰此次公開的募投項目中,“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項目”地位尤為重要。據了解,上述項目主要包括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共性技術研發及研發中心等。
具體來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主要包括基於三個平台開發的四款新能源及智能網聯乘用車,包括三款純電動大中型 SUV 車型及一款純電動轎車車型。
共性技術開發主要包括純電動技術及智能網聯等共性技術開發;研發中心建設主要圍繞完善公司汽車新能源及智能網聯建設相關試驗開發能力,包括汽車新能源試驗中心、汽車智能化試驗中心、汽車網聯化試驗中心、汽車信息安全試驗中心、整車虛擬試驗中心和試製車間。
張翔告訴記者,對於*ST眾泰來說,傳統的燃油車老路子已經沒辦法幫其翻身。“隻有朝著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才能有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如果轉型成功了,就會變成一個‘新眾泰’。”
而上述涉資60億元的定增計劃,對*ST眾泰而言至關重要。*ST眾泰方麵表示:“本次發行公司將會加強新能源汽車方麵的投入,利於公司持續布局新能源汽車業務,將前期積累的技術優勢逐步轉化為產品優勢,進一步恢複和加強公司主營業務,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ST眾泰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為2.6億~3.9億元。*ST眾泰方麵解釋稱:“2022年上半年,疫情對公司業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且公司整車業務處於停產狀態,上半年無整車銷售收入,故公司業績仍處於虧損狀態。”
上一頁12下一頁查看全部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