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6:04:19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在聽楊繼東老師的音頻中,說到股民在A股難賺錢的其中一個原因:- 中國股市以融資為主,流出金額(IPO金額) 流入金額(新增股民、資金)- 其他國家是投資市,因此大部分股民能賺錢,;請教一個問題如何區分投資市和融資市?我理解不管是哪個國家,股市的目的都是為了融資,比如:很多在中國不能上市的公司,在美國能上市,如法拉第汽車,印度、美國走出了長牛,難到他們就是投資市嗎?參考豆包的回答:投資市和融資市是對股票市場不同功能側重的一種描述,以下是從市場定位、投資者行為、市場製度等方麵對二者進行區分:市場定位與功能-⠦資市:以提供投資機會、實現資本增值為主要目標,強調市場的投資功能。市場機製較為完善,注重保護投資者權益,通過合理的價格發現機製,使投資者能夠根據企業的基本麵和未來發展前景,選擇具有投資價值的資產,實現財富的長期增長。-⠨資市:主要功能是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幫助企業籌集資金以支持業務發展、擴大生產規模等。在這種市場中,企業上市的需求和融資規模可能被放在較為重要的位置,對企業融資的便利性和效率有較高要求。投資者行為與特征-⠦資市-⠩𗦜投資為主:投資者以價值投資理念為主導,更關注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行業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等基本麵因素。他們會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選擇具有持續增長潛力的優質企業進行長期投資,持股周期較長,不輕易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韦狦資者占比高: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險資金等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機構投資者擁有專業的投資團隊和豐富的投資經驗,具備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能夠對市場起到穩定作用。-⠨資市-⠧投機較多:部分投資者更注重短期股價波動帶來的價差收益,熱衷於追逐市場熱點和題材,進行頻繁的買賣操作。他們對企業的基本麵研究相對較少,更多依賴技術分析、市場消息等因素來決策,投資行為較為短期化和情緒化。-⠥人投資者占比相對較高:個人投資者往往缺乏專業的投資知識和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在市場中容易受到羊群效應的影響,投資行為的一致性較高,可能導致市場波動較大。市場製度與監管重點-⠦資市-⠥信息披露製度: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非常嚴格,要求企業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財務狀況、經營成果、重大事項等信息,確保投資者能夠獲得充分的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投資者保護:監管機構將保護投資者權益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等手段,嚴厲打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虛假陳述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資市-⠥꿨資效率:在企業上市流程等方麵可能更注重效率,以滿足企業快速融資的需求。例如,在上市標準的設定上,可能會對企業的融資規模、融資用途等方麵有更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以確保企業能夠順利籌集到所需資金。-⠧㧮於合規性:監管重點在於確保企業融資過程的合規性,如審核企業的融資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是否存在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市場表現與估值特征-⠦資市-⠤𘥰合理:市場整體估值通常相對穩定且較為合理,股價能夠較好地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都有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不會出現過度高估或低估的情況。-⠦數長期穩健上漲:由於投資者以長期投資為主,市場整體穩定性較強,主要指數在長期內呈現出穩健上漲的趨勢,能夠反映經濟的增長和企業的發展。-⠨資市-⠤⥋較大:市場估值可能受企業融資規模、市場資金供求關係等因素影響較大,波動較為劇烈。在企業大規模融資時,可能會對市場資金麵造成壓力,導致股價下跌,估值下降;而在市場資金充裕時,又可能出現過度炒作,使股價高估。-⠦數波動受融資影響明顯:指數的走勢可能與企業融資節奏有一定的相關性。在融資高峰期,市場資金分流,指數可能麵臨調整壓力;而在融資規模較小時,市場資金相對充裕,指數可能表現較為強勢。據2024年的相關數據及情況來看,中國IPO數量和金額在世界的排名情況如下:- IPO數量:截至2024年12月28日,美國IPO家數為269家,而中國A股2024年IPO數量為100家,因此從數量上看,中國A股IPO數量少於美國,排名在美國之後。- IPO金額:截至2024年12月28日,美國IPO融資規模為404.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億元,中國A股2024年募資總額為647億元,因此從金額上看,中國A股IPO融資額也低於美國,預計美國成為2024年全球IPO募資規模最大國家,中國排名在美國之後。不過,如果算上中國香港地區,據畢馬威報告顯示,香港2024年共錄得63宗新股上市,集資額達82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50億元。將A股與港股的IPO金額相加,約為1397億元人民幣,與美國的差距有所縮小,但仍可能排在其後。此前,2022-2023年中國A股IPO曾領跑全球。2022年中國A股共計428家公司首發,融資規模5800億元人民幣。2023年A股有313家企業上市,融資額為3564億元,當時不論數量還是融資額均超過全球其他各大資本市場。資水⠦統計的:(2018-2023)考察A股的資金池子:在出水端,近五年IPO總額2.2萬億,再融資總額3.8萬億,大股東減持3萬億,加上每年交易費用5000億左右(印花稅+券商傭金+基金管理費+托管費),平均每年出水約2.3萬億元。在入水端,近五年A股累計分紅8.4萬億元,但是分紅企業主要是國資控股企業,國資取得分紅後不會回到市場,假設分紅企業中國資平均占股40%左右,則留在市場的總分紅約5萬億,即每年入水1萬億元。用出水減入水,A股市場平均每年失血約1.3萬億元。A股每年失血1.3萬億,這就是A股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與之對照,美股2023年回購注銷1.26萬億美元,分紅7780億美元,IPO隻融資了239億美元。美股是一個造血市場,這就是美股逐年向上的原因。2024年,吳村長上來後,控製了IPO(從往年平均4400億到2024年的674億),堵住了減持通道,鼓勵分紅和回購(往年平均1.68萬億,2024年2.4萬億),基本實現出入水的平衡。2025年可能實現A股曆史上第一次正回報。這也是我認為2025行情不會太差的根本原因。GLZ0514@資水
我統計的:(2018-2023)
考察A股的資金池子:在出水端,近五年IPO總額2.2萬億,再融資總額3.8萬億,大股東減持3萬億,加上每年交易費用5000億左右(印花稅+券商傭金+基金管理費+托管費),平均每年出水約2.3萬億元。在入水端,近五年A股累計分紅8.4萬億元,但是分紅企業主要是國資控股企業,國資取得分紅後不會回到市場,假設分紅企業中國資平均占股40%左右,則留在市場的總分紅約5萬億,...
最終還是要融資,24年再融資還有2400多億。IPO卡了,放了並購,去年Q3之後,定價再融資項目申報數量回到近4年的中位,競價再融資項目申報數量回到近4年高位。去年再融資金額較前幾年低,主要是前3個季度市場太爛沒人報了,924之後就開始井噴了,然後都會在今年落地。
然後看鼓勵長期資金投資裏麵,放鬆了“允許公募基金、商業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銀行理財等機構投資者作為戰略投資者更加積極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等”。也是為再融資做配套資金來源。
跬步致遠
其實大家都沒有明白緬A多年不漲的原因,其實就一個,造假成本太低了,造假幾億、幾十億,罰幾百萬,換誰也會造假。其它什麽減持、量化等都是次要原因,真真做到了造假者牢底做穿、傾家蕩產,管它一年上多少家,管它減不減持,隻要報表真實,股民自會選擇。
魔童獅子王
都是一些根據結果倒推出的原因。
首先,美國早已進入金融資本主義時代,有著大量的剩餘資本用來投資各國的各種新興產業,然後再讓這些優質企業去美國上市,從而為美股的“價值投資”添磚加瓦。
其次,美國強取豪奪,比如在廣場協議和亞洲金融危機後,大量日本和韓國優質企業已經姓美,後續將這些優質企業去美國上市,又為美股的“價值投資”添磚加瓦。
再次,實在不行就恐嚇打壓,典型例子就是華為。隻要把你打趴下,即使無法收編,但隻要讓你無法挑戰我的高科技,高利潤企業,那麽美股就是最好的“價值投資”市場。
最後,美國科技相對發達所具有的溢價,又為美股的“價值投資”添了一塊磚。
說到底,美股所具有的“價值投資”典範,隻是美國霸權的一種表現方式。
所以不用扯什麽金融,經濟理論,隻要看美國霸權還在不在,在,美股就還會是“價值投資”的典範,而一旦美國喪失各種霸權,比如金融霸權,科技霸權,軍事霸權,太空霸權......美股也將很快淪落為另一個A股。
我不叫小梁
買轉債之後,我發現了不少公司,都是上市兩三年後,就開始發轉債了,這意味著啥,IPO圈了不少錢,不夠,還要繼續發債圈。。。然後公司咋樣就不管了,錢肯定想方設法套出來,公司持續虧損,股價毫無意義跌下來。
kkqq999
應該說,A股是一個高溢價融資市場,股票都是高價上市的,大股東都想著變現,所以資金肯定是流出的。如果是低折價融資,好像港股,都是6-7折上市的,那就會變成資金流入,因為大股東沒有減持的欲望,小股東有買入的欲望,這樣資金當然就是流入。
天道忌巧
瞎猜實際上職業投資不判斷行情,隻在防守中應對:
今年上市公司業績估計也不好,分紅也會下降,ipo常態化,關健是看引資力度,有沒有吸引力,不賺錢的市場誰來,機構主要看經濟是否增長,上市公司利潤是否增長,經濟數據持續不好,也隻有結構性行情,搞一波再下,來回振蕩就很好了。繼續等待數據惡化,然後再決定。
也不行撒
主要還是怨股民喜歡掙快錢,媒體也喜歡掙流量,2者一拍即合給了大小非割韭菜的機會,然後虧了就說a股不掙錢,但是掙錢的股都嫌慢啊,吃得鹹魚抵不得渴,市場是有原因,但是股民自身的原因不可忽視。
以924行情為例子,924前麵日成交5000億左右,然後沒幾天2600幹到3300,成交萬億以上。低了不買追高使勁買,最後說不掙錢,這尼瑪要是能掙錢恐怕才是沒了天理。
逆熵
就是看流出和流入的金額。二級市場的股民有兩個對手盤
第一個是上市公司本身,上市公司IPO金額和分給二級市場股息(要剔除分給大股東的股息)相比較,分紅大於融資大概率是投資市。長期看,如果大部分股票前複權價格成為負數,那就是一定是投資市。
第二個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如果整個市場大股東以金額看是淨增持的,大概率投資市。長期看,如果大部分股票最終大股東以高於IPO的價格私有化退市,那就一定是投資市。
問心
投資市,大部分也不掙錢的或者說跑輸市場。
但是A股這麽多年3000點,對比印度,股市漲那麽多,就是融資市和投資市的區別。
舉個栗子,中石油上市什麽價?上市是什麽價?
這個價格明擺著狠狠收割一波韭菜,根本不給股民掙錢的機會。
垃圾公司上市,和優質公司極高估值上市,隻允許產業成熟的公司上市,就是指數不漲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 www.chinahaot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