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提出,全市建設工程在2025年1月28日至2月12日期間不停工且日均施工人數50人以上的項目參建單位(含建設、代建、施工、監理、勞務分包等單位)、混凝土供應量累計5000立方米以上的混凝土生產企業,由行業主管部門予以正向激勵並通報表揚。
海南省海口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突出“早”“快”“實”打好項目建設主動仗,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緊盯目標節點,優化服務保障,解決項目建設實際問題,努力實現更多實物工作量、有效投資量,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
基建投資增速有望獲得支撐
對於2025年投資工作,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近日表示,將增加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限額,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的範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支持強基礎、補弱項、促發展。
1月13日,湖北和青島分別發行了約639億元和39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成為今年首批發債的地方,這也正式拉開了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序幕。專家預計,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發行節奏將快於去年同期,主要投向市政和產業園、交通、社會事業、棚戶區改造等領域重大項目,將有助於擴大有效投資穩經濟。
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資金來源看,2025年財政將繼續保持偏寬鬆態勢,以對衝外部不確定風險。2025年預計有10個省份開展基建項目自主審核試點,這將大幅縮短項目審核周期。此外,一攬子化債政策持續推進,將繼續助力地方暢通資金鏈條、增強發展動能,拿出更多資源用於拉動基建投資。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稱,2025年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會回升。在大規模地方政府化債計劃和中央加大財政轉移支付能力的支持下,地方財政有望扭轉此前捉襟見肘的局麵,地方新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存在較大支出空間。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將推動鐵路、水利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實現有效增長,預計全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提升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