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肯定很多人都有困惑,很大一部分朋友理解的報銷比例80%是住院花費的總額報銷比例,這個理解是有錯誤的,醫保報銷的80%是在醫保報銷範圍內花費的80%,這個說法有點兒複雜,我們來舉例說明大家就會明白。
我們假設某人因病住院花費共10000元(假設最簡單情況,所有其他費用都是醫保甲類,100%報銷)
●大部分人的理解:花了一萬元,醫保報銷比例是80%,那麽我自己支付的費用應該是2000元,對不對?
●實際情況:很多人沒辦過住院,不知道我們國家目前的醫保政策對於住院治療報銷是有起付線規定的,各地醫保政策不同,這個起付線多數是500、800以及1300,這就是老百姓理解的“門檻費”。醫院級別不同收取“門檻費”的標準就不同,級別越高收取的“門檻費”越多,製定這樣一個“門檻”,其目的是為了引導人們合理就醫,防止一些小病患者隨意住院,讓有限的醫療資源變得緊張,減少“小病大治”“該住院卻住不進醫院”等情況的出現。
我們假設這位患者的住院起付線是800,那麽他實際醫保支付的費用是(10000-800)㗸0%=7360元,自費項目就不是2000,而是2640元。
實際情況要複雜的多
實際醫保支付的情況要遠比上麵那種假設的情況複雜的多的多。
第一,不同地區醫保報銷比例不同,有的醫保報銷70%左右,有的地區醫保報銷80%左右。經濟發達地區醫保政策相應要好一些。
第二,住院醫院級別不同,報銷比例不同。一般級別越低的醫院報銷的比例往往越高,級別越高的醫院,報銷的比例往往越低。看下圖大家就會理解。其實這種報銷製度也就是為了引流患者,把一些不需要必須在三甲醫院治療疾病的患者引流到二級、一級醫院去,解決所有患者紮堆兒三甲醫院看病的難題。
第三,住院期間使用藥品、耗材類別不同,報銷比例也會不同。我們拿藥品來舉例,在醫保政策當中,不同的藥品屬於不同的報銷類別,三情況是分為甲乙丙三種,甲類藥報銷比例是100%,乙類藥是報銷80%左右,丙類藥是醫保不支付(具體比例,各地仍有不同)。患者手術需要使用的耗材報銷比例也有區別,國產的耗材報銷比例略高,而進口的耗材報銷比率要低很多。有一些耗材,無論價格多少,醫保支付是固定的價格,比如人工髖關節每套為8100元、人工膝關節每套為9000元、人工股骨頭(半髖關節)每套為5940元。
我們還是以最簡單的情況給大家舉例一個膝關節置換病人的做手術報銷費用。假設他的醫保報銷比例也是80%,做手術共花費50000元,起付金800,置換假體價格30000元,因為假體固定報銷為9000元,所以他的醫保支付為(50000-800-21000)㗰.8=22560,他自費支付需要27440元。
第四,患者疾病輕重輕度不同,報銷比例不同。比如像癌症等重大疾病,醫保的報銷比例會有相應的提高,盡量減輕重症患者的經濟負擔。
第五,住院期間是否存在自費項目。很多人認為,既然是住院了,所有的項目都應該是醫保報銷的,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比如很多癌症患者需要使用的一些藥物,基本都是醫保不支付的,還有一些癌症的基因檢測,目前也沒有列入醫保報銷的範圍內。
也有一些檢查,在某些地區醫保也是不給支付的,比如像骨密度檢查、動脈硬化檢測等項目,但是請大家放心的是一般醫生在進行這些自費項目檢查或者是自費藥物使用的時候都會詳細的與患者溝通,隻有患者家屬決定做這樣的檢查和使用這樣的藥物的時候才會給大家使用。醫生並不會強行給患者使用醫保外藥物或檢查。
第六,最高限額。我們國家的醫保針對某一些疾病,還有治療花費的封頂線,各個地區封頂線不同也會影響自費支出的比例。
醫保這個問題大家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醫生也同樣非常的重視這個問題,因為涉及到用藥、治療、檢查以及手術選擇方法麵麵的問題,臨床上有大量的患者費用報銷引起的糾紛,都是由於雙方都不是很了解醫保政策導致的。
一點建議
找到醫保外的補充,商業保險是一個選擇(先聲明啊,謝醫生可不是賣保險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雖然很多人已經有了社會保險,但有時醫保支付的並不是特別的多,所以如果有條件的人,建議還是要以一份到幾份的商業保險,來作為自己醫療報銷的補充。
另外,醫保也有很多情況是不給予支付的,比如車禍、外傷等情況,不在醫保報銷的範圍內,給自己買一份商業保險也是一種選擇。
我們國家的醫保政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始終是在改革變化當中,比如目前就有一些癌症病人的必須使用的藥物已經開始列入了醫保,極大的減輕了重症癌症病人患者的經濟負擔。期待隨著我們國家國力的增強,醫保的政策也會越來越好。
文章发布:2025-07-05 07:35:52
评论列表
中國鐵路總公司17日正式掛牌 人員分流方案未定
索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