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魏昭宇
美國經濟走勢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地緣衝突能否在2025年有所緩解?一攬子利好政策對中國經濟的提振效果如何?2025年仍然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確定性,成為了越來越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在華寶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成長風格投資總監、基金經理鍾奇看來,科技無疑是充滿確定性投資機會的重要賽道。他在近期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益於人工智能(AI)產業的蓬勃發展,與AI應用相關的優質標的或具備更強的業績彈性。此外,鍾奇還表示,在2025年,居民現金流的持續修複,會帶來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重新追求,大眾消費或逐漸複蘇。
宏觀環境有望持續改善
2025開年以來,資本市場並未像投資者所期盼的迎來“開門紅”,而是連續多個交易日震蕩調整。鍾奇認為,從寬基指數方麵看,權益市場的調整幅度仍在正常範圍。從市場的關注點來看,調整幅度較大的個股多來自成長性較強的板塊,但這種調整也是對前期大漲後出現的投資風險的釋放和消化。
談及對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研判,鍾奇提到了三大關鍵詞:積極財政、貨幣寬鬆、擴大消費。“我們對2025年財政政策走向持較為樂觀積極的態度。”鍾奇表示,“若財政政策發力,或驅動PPI數據上行,同時帶動A股盈利回升。回顧曆史上財政發力周期,通常伴隨著PPI的上行。往後看,伴隨著海外降息周期的推進,國內貨幣政策空間有望打開,寬鬆貨幣政策或先行,後續財政政策有望接力跟上。財政逆周期發力下或帶動A股公司業績企穩。”
鍾奇認為,人民銀行前期提及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望給資本市場注入更多活力。“2025年的降息幅度和降準力度有可能大於2024年。”
鍾奇表示,相關部門有望在2025年通過金融、財政、地產、消費補貼等多種途徑持續擴大消費,給予資本市場更多向上動能。
談及海外市場,近期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便是美國經濟走勢。鍾奇認為,從目前跡象來看,美國新一屆政府希望在刺激經濟、降通脹和降赤字等三方麵均有作為,“但這其實是一個不可能的‘三角’,市場也隻交易了阻力看似最小的寬財政和貿易衝突,如果遇到政策受挫或者政策層麵出現變化,則有可能造成市場預期交易部分反轉,黃金、美債和新興市場股票或迎來轉機”。
找尋有業績“驚喜”的成長性行業
回望2024年,紅利與科技這兩大賽道盡管在一些時段表現震蕩,但整體來看仍有較為亮眼的業績表現。展望2025年,鍾奇認為,這兩類風格的資產仍然蘊含較多投資機會。“紅利方麵,我認為這類資產已經有一批較為穩定的投資者群體,隻要長期持有、拿得住,有望獲得較為穩健的投資回報。科技方麵,無論是從國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來看,還是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成長類資產絕對是重要的‘阿爾法寶庫’。”鍾奇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通過紅利和科技賽道專業選股能力突出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布局,亦可重點考慮紅利和科技主題的指數ETF及其聯接基金。
作為華寶基金的成長風格投資總監,鍾奇淺談了他對成長股的理解。在他看來,自己對標的成長性的要求略顯苛刻,最好是每年的業績增速都能帶給投資者“驚喜”。“我喜歡‘今年50%增速、明年60%增速、後年70%增速’的這類公司,這類公司有較強的彈性。”鍾奇表示,在2025年,會持續捕捉AI應用端、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機遇。
“我們觀察到,AI已經開始影響部分海外傳媒公司的業務發展,很有可能會對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我相信中國相關公司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很強,未來也會在這一方麵大有可為,因此傳媒板塊會是我在2025年關注的重點。”鍾奇表示,“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終端之一,盡管其發展時間不長,但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一賽道的投資機遇也不容忽視。”
鍾奇的選股不拘泥於成長類企業,他同時還提到了消費板塊的投資機遇。“我認為隨著2025年居民現金流的修複,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會慢慢提升,大眾消費或逐漸複蘇,看好乳業、啤酒、餐飲、旅遊等方向。”鍾奇表示,“此外,新興消費領域也值得關注,比如最近討論熱度頗高的微信小店,新業務模式的推廣與普及有望帶來新一輪的消費動力。”